黄家溪小学2024-2025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日期:2025-02-18 12:42:09  浏览量:0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本学期,我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将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和教学工作重点,《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根本遵循,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

二工作目标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确保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落到实处。精心组织每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

(二)深化课程理解,强化教师素养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要求。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丰富实践活动,培养综合素养

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本校校本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道德小剧场、法治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实践活动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其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夯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

1.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每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备课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反思的撰写,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2.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常规,按时上下课,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注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深化课程研究,提升教师素养

1.组织专题学习,深入理解课程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理论。通过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要求,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要定期组织教学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风格,引领全体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加强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课题研究,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过程,撰写研究论文和报告,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三)丰富实践活动,培养综合素养

1.开展主题活动,体验道德法治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模拟法庭、道德小剧场、法治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法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组织社会实践,拓宽学习渠道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机构,了解法治机构的运作和法治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其学习体验。

3.举办展览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定期举办道德与法治主题的展览和比赛活动,如手抄报展览、法治知识竞赛、道德故事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优秀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实践活动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引导其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培养其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能力。

3.强化激励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性评价的运用。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通过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交流讨论,落实计划目标要求。

3、新学期教材培训。

4、结合本学段要求落实教学常规。

三月份

1、开展教研活动。

2、集体备课的听课、评课活动。

3、互相学习,加强交流。

四月份

1、中心组成员教师参加集团活动。

2、开展教研活动,组内教师互听课、评课活动。

五月份

1、集体备课。

2、“专课专上”,教研组抽查。

3、做好期末总结工作,组织学生开展期末评价。

六月份

1、教研组整理活动资料,撰写教研组总结。

2、教研组上交工作总结。